一
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
在常态化疫情形势之下,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心理情况。第一种是不当回事,不进行日常防护,到处游玩;第二种是极度害怕,防护过度,想要全身与外界隔离,甚至口罩都要戴两个以上才算安心。
二
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
焦虑情绪的本质,是一种对于潜在失控的恐惧。不确定性越大时,我们的焦虑程度就越高。焦虑情绪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第一层是不确定性。第二层是失控感、不安全感。第三层是恐惧。不确定性越大,焦虑程度就越高。当我们面对的情形是未知的、不确定的时候,我们会有一种不在掌控之中的感觉,从而感到不安全。而当我们面对一种潜在的失控或不安全,我们所感到的焦虑,其实是潜意识中的恐惧,甚至是危及生存的恐惧。
常态化疫情防控下,随着新确诊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病例数据的攀升,当我们了解到某些城市村庄被封锁,公共交通停运,群体活动被禁止,假期被延长……我们的心也在不断地被重重敲击,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。轻者表现为担心、紧张、焦虑、恐惧,重者表现为情绪不稳,如易发脾气、悲伤、抑郁等,甚至怀疑自己被病毒感染,饮食和睡眠不佳,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不集中,严重的还影响到日常学习和生活。
三
产生焦虑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
1、接纳焦虑
焦虑是面对威胁时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。新冠疫情的发生和持续存在,我们出现紧张、焦虑、不安的情绪反应是非常正常的,不要产生自己是不是太脆弱,自己是不是意志力不够坚定等这样的自我贬低。要理解和接纳自己的状态,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反应,要允许它的存在;也要理解这些情绪反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,但程度会逐渐减轻。我们需要认识到,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,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,是一种保护性反应。
2、情绪表达
情绪的心理表达可以自我认识,向自我表达;可以找人倾述,向他人表达;可以锻炼、散步、跳广场舞,向环境表达;还可以升华地表达,就是化悲痛为力量,擦干眼泪再出发。
3、生活规律
正常、规律、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,适当的休息,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。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,我的生活我做主,我的心情我做主,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。进行认真、科学、适度的个人防护,出门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,不到人群聚集地方。将每天接收疫情有关信息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,适度获取信息,不要过分关注和解读负面信息,徒然增加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。
4、注意力转移
想想你现在或曾经有哪些兴趣爱好?花一些时间去做那些可以让自己平静和愉悦的事情,当然还可以跟家人一起分享。在不外出的情况下,可以在家适度进行一些令自己开心且不太费脑的娱乐活动,比如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音乐、画画、冥想、厨艺等。多运动,深呼吸,抱抱可以慰藉自己的物体,泡个热水澡或冲澡,甚至还可以做做家务、布置居室,和朋友家人聊聊天。总之,找出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愉悦的事来做。
5、寻求专业帮助
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,焦虑情绪得不到缓解,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老师。
(来源:文字来自网络)